从政策惠企到法律护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茁壮成长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民营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为中小企业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采取了诸多举措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茁壮成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高于大型企业2.8个百分点。
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服务行动
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质服务的供给不可或缺。
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16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以下简称“服务行动”)。服务行动将贯穿2025年全年,并于6月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重点从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法律护企等五个方面开展服务行动。
通知要求,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发挥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线下“一张网”和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线上“一张网”作用,推动两网一体,组织各类服务资源、服务力量深入企业、园区、集群,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和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服务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1月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7月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正式开通以来,累计为70余万家中小企业免费提供830余万次政策、招标等信息匹配。已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1788家。
服务行动将广泛宣贯各地区各部门惠企政策,强化政策深度解读、智能推送和精准辅导,确保各类政策落地见效,提升中小企业获得感。同时,开展法律宣讲、法治体检和协商调解等专项服务,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类似关于服务中小企业的活动还有许多。比如,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重点提供政策入企服务、市场开拓服务、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跨境金融服务、权益保护服务等六项服务。
去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的通知,以“一月一链益企畅融”为主题,着重面向优质中小企业、产业链关键节点中小企业等重点中小企业群体,发挥“股、贷、保、担”综合融资手段作用,通过组织各类对接活动,引导金融资源更加精准支持链上中小企业。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教育部持续开展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引导中小企业和高校毕业生“双向奔赴”。累计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超过2万人。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政策支持,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联合财政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遴选两批66个试点城市,以城市为主体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明确路径指引,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分场景遴选196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促进“看样学样”。
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更好质效,去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未来三年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思路和重点任务。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行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印发《成都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若干政策措施》,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强化转型引领成效、做好转型服务保障;河南省鹤壁市印发《鹤壁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从6个方面提出28项具体任务。
近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利用大数据手段对6000万户中小企业互联网公开数据监测分析,同时对中小企业员工和高校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发现,近年来中小企业生存经营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力逐步提升,业务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才吸引力逐步改善,数字化能力有序提升。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深化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让更多中小企业敢转、会转、转得好。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百城”试点取得扎实成效,推动4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中的最活跃力量。然而,不少中小企业深受采购方拖欠账款之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
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日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受到广泛关注。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周学峰介绍,此次《条例》修订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重点在于进一步完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的制度体系,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的力度,填补制度漏洞,细化优化相关规则,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长效机制也在不断完善。2023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行动,推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比如,组织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出台《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完善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2024年共受理转办中小企业投诉6.7万笔,中小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